员工跳槽带走客户资源侵犯公司利益怎么办?
时间:2025-10-17 访问量:2 作者:广东豪航律师事务所首先你需要明白,什么情况下挖客户算违法?
一、违反竞业限制协议
1.如果签过《竞业限制协议》,且在期限内(通常2年内),挖原公司客户可能构成违约,需赔偿!
2.即使没签协议,如果公司能证明你利用“商业秘密”(如客户名单、内部报价)挖墙角,也可能被告!
二、侵犯商业秘密(不正当竞争行为)
1.客户名单、联系方式、喜好等如果被公司列为“商业秘密”(且采取过保密措施),私下带走并交易属于违法,严重者甚至要负刑事责任!
2.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义务
多数劳动合同会约定保密条款,离职后擅自利用原公司客户资源谋利,可能被追责。
责任承担:多重法律风险
1. 民事责任
停止侵权:法院可责令员工及新用人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客户信息,销毁相关载体。
赔偿损失:赔偿数额包括权利人的实际损失、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或法定赔偿
连带责任:若新用人单位明知或应知员工侵权仍使用客户信息,需与员工共同承担赔偿责任。
2. 行政责任
市场监管部门可对侵权行为处以违法经营额 1-5 倍罚款;无违法经营额或不足 5 万元的,可处 25 万元以下罚款。
3. 刑事责任
根据《刑法》第 219 条,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案标准包括:
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 30 万元以上;
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 30 万元以上;
直接导致商业秘密的权利人破产
企业风险防范建议
1. 事前预防措施
完善保密制度:与员工签订《保密协议》,明确商业秘密范围(如客户名单、交易数据)、保密期限及违约责任。
对客户信息分级管理,限制访问权限;对涉密载体(如电脑、U 盘)加密,禁止擅自复制。
签订竞业限制协议:
仅与接触商业秘密的核心员工签订,明确竞业限制范围(如同行业竞争企业)、地域及补偿标准(建议不低于月工资的 30%)。
在员工离职时,书面确认竞业限制义务,并按月支付补偿金。
2. 事中管控措施
离职交接流程:
要求员工返还所有涉密资料(纸质版、电子版),签署《离职保密承诺书》。
对员工电脑进行数据清除,关闭其企业邮箱、CRM 系统等访问权限。


19120691514
4000520817
